16世紀的台灣古地圖
最早定居在台灣的原住民,其文化與海洋息息相關。據中華民國行政院的資料,以及語言學和人類學的一些研究,台灣原住民與太平洋區域住民(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玻里尼西亞等地)的語言同屬於南島語系(也稱「印度尼西亞語系」),而中國華南地區並不屬於南島語系。由人類學及古文化的角度,台灣原住民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占、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徵,都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的特質。
最早定居在台灣的原住民,其文化與海洋息息相關。據中華民國行政院的資料,以及語言學和人類學的一些研究,台灣原住民與太平洋區域住民(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玻里尼西亞等地)的語言同屬於南島語系(也稱「印度尼西亞語系」),而中國華南地區並不屬於南島語系。由人類學及古文化的角度,台灣原住民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占、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徵,都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的特質。
台灣史前時期
台灣史前時期與歷史時期分界一般以1624年荷蘭人占領台灣南部後,因為傳教目的而傳入羅馬拼音給原住民書寫當時平埔族的語言前後為分界點,時代橫越舊石器時代晚期至金屬器時代,而這段時期中最著名的考古發掘為於臺南縣新市鄉(舊名新港)發現的新港文。
1.舊石器時代
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以現有的證據而言,目前台灣最早的文化為長濱文化(以八仙洞遺址最具代表性),這是在東海岸所挖掘出來的考古遺跡。
八仙洞參考資料(沒有打廣告的意思)
八仙洞參考資料(沒有打廣告的意思)
長濱文化的砍器
長濱文化是迄今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此為台灣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
重點:台灣目前發現最古老的文化命名方式:以該地名「長濱」為名。
重點:台灣目前發現最古老的文化命名方式:以該地名「長濱」為名。
年代:最早可以推到距今約5萬年以上,一直到5000多年前才逐漸消失。
生活方式:採集、漁獵以及已知用火。居住方式:海邊的洞穴及岩蔭。
分布地點:台灣東部及恆春半島海岸。發現時間和發現者:1968年,台大考古隊於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現。
發現地點: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特色:已會用火
2.新石器時代
圓山文化-約兩個人高的人造砥石
該遺址主要有兩個文化層,上層為圓山文化,下層則為粗繩紋陶文化,1990年代之後,該遺址更辨認出大坌坑文化、植物園文化、十三行文化等不同時期的史前文化內涵。
命名方式:以最接近遺址的現代村落為該遺址命名,將其遺址命名為「圓山遺址」。又將最先發現的遺址名稱為該文化命名,將其首先發現的史前人類活動紀錄命名為「圓山文化」。
命名方式:以最接近遺址的現代村落為該遺址命名,將其遺址命名為「圓山遺址」。又將最先發現的遺址名稱為該文化命名,將其首先發現的史前人類活動紀錄命名為「圓山文化」。
重點:為全台灣最珍貴的史前遺址之一,也是罕見的多文化層遺址。
年代:約在西元前2800年至西元前500年。生活方式:出土一隻巨大,約兩個人高的人造砥石。經考證,為史前人類用來磨石器的用具。 石、玉、陶、骨角器及墓葬等物。發現無數貝殼(表示也以魚獵為食物來源),又依貝塚所保存下來食物殘渣推測,當時代人已知飼養家畜,以撈貝、漁獵及農耕為生。另外日治時期於該遺址挖掘出五座墓葬得知,當時居民有拔牙甚至獵頭習俗。
居住方式:台北仍為大湖的史前時代,圓山為有人類居住的小島。
分布地點:為淡水河兩岸及新店溪下游的岸邊,並可能沿著基隆河河谷分佈到基隆港口附近的海岸平原。
發現時間和發現者:1897年,伊能嘉矩與宮村榮一於台北圓山的西麓發現無數貝殼。該數量頗鉅的貝殼殘骸,據兩學者推斷應為史前時代人類食用貝類後所遺留,故稱「圓山貝塚」。發現地點:台灣台北市中山區圓山西邊緩坡 。
然而,以目前的考古學證據而言,對於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所出現的文化,並不能確定是哪一種族群的人類所留下的遺留。
能夠確定的,是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台灣南島系民族的遺留[1]。也就是說,在原住民定居於台灣以前,可能還有別的族群曾經在此定居過。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就曾經這樣表示:「今日在台灣被視為原住民的諸民族之間,不乏證明存在更早期先住民族的口頭傳承。
大坌坑出土陶片
根據考古發掘的報告,該遺址的,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一層文化。該文化不但是最早可以辨認出來的南島語系祖先(台灣原住民祖先)型文化,同時也是台灣農業最早的起源地。大坌坑遺址目前被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是新石器早期的代表之一。又稱為「繩紋陶文化」。
大坌坑文化
命名方式:以最接近遺址的現代村落為該遺址命名,且以最先發現的遺址名稱為該文化命名。
重點:這個文化的主人可能是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而台灣的原住民正是南島語族的一支,因此大坌坑文化可能是台灣原住民族的祖型文化,也可能是整個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型文化。
年代:距今約7000年至4700年之間。該文化與中國北方的「仰韶文化」同期。
生活方式:狩獵和漁撈營生,也採集野生植物種子和植物纖維,可能已經有種植根莖類作物的初級農業。會製陶器(以陶腹施滿粗繩紋的陶器為代表)和磨製石器,甚至發現過樹皮打棒,推測當時已經有樹皮布。居住方式:其聚落還甚小,通常位於河口或近於海岸的階地。
分布地點:該文化卻廣泛分佈於台灣全島各地以及廣東、福建的沿海地區。和這個文化相類似的史前文化,也出現在閩江口以南到雷州半島附近之間的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大坌坑遺址包含多層的史前文化層;除了屬於最下層的大坌坑文化以外,中間有圓山文化層、植物園文化層,最上面則是為十三行文化層。這表示在上述不同時代階段,都有人類曾經在此居住。
發現時間和發現者:1958年,盛清淅發現。1964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張光直主持發掘,出土大量遺物。發現地點:在淡水河入海口的南側、觀音山的西北麓,正對大竹圍的緩斜坡上。該山麓之西側山峪,即名「大坌坑」。
卑南文化-人獸形玦造形的玉器
卑南遺址也出土了許多石板棺以及棺內精美的陪葬品,是環太平洋與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發掘面積、出土石棺及遺物數量皆是台灣考古史的空前紀錄。台灣東部之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的一個代表性遺址。
特色:有大量玉器、大型石版棺木命名方式:可能已現代附近的第名來將此遺址命名(自己推測)重點:目前台灣所發現最大的史前聚落。此外,卑南遺址也出土了許多石板棺以及棺內精美的陪葬品。
特色:有大量玉器、大型石版棺木命名方式:可能已現代附近的第名來將此遺址命名(自己推測)重點:目前台灣所發現最大的史前聚落。此外,卑南遺址也出土了許多石板棺以及棺內精美的陪葬品。
年代:距今5300至2300年前,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為興盛。
生活方式:農耕(出土了大量鐮刀、石刀等農具,而且器型也有大型化的趨勢)、漁獵(出土豐富的網墜、尖器等漁業用具)、使用陶器(主要用來盛水、儲物及烹煮)、使用玉器(其中人獸形玦造形可作為代表,多為裝飾品,也顯示人有審美觀)、石板棺(與地上建築物的座向相同都指向都蘭山,表示當人們可能已經宗教的觀念)。
居住方式:建築物成排分佈,格局嚴謹,頗具組織的社會結構。其住屋略成南北軸向,遙指都蘭山。每棟家屋坐西朝東,遠望溪流與海洋。家屋主體為長方形平面,以板岩石板、大漂石為牆基,木材為柱,屋牆、屋頂葺以竹架、茅草。屋前以石板舖成方形前庭,屋後有橢圓形砌石圈,用來儲存食物及大陶罐。聚落中還有零星分佈的高架榖倉,支柱上配有防鼠板。
分布地點:台灣東部的海岸山脈和花東縱谷南段的河階、海階或山區的緩坡地。
發現時間和發現者:約在1896年,最早的考古紀錄是由日治初期的日本籍人類學者鳥居龍藏所開始,他曾為卑南遺址的石柱拍攝兩張照片
發現地點:台灣台東縣卑南山東南端的山麓
3.金屬器時代
3.金屬器時代
大約在兩千年前,臺灣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各類型文化漸漸進入金屬器時代。這個時代的文化,可以北部的十三行文化、南部的蔦松文化和東部的靜浦文化為代表。這些文化除繼續使用石器、骨角器和陶器外已經使用銅器、鐵器等金屬器,十三行文化已知煉鐵。
十三行文化
命名方式:遺址所在地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有個別名叫「十三行村」,於是以該名稱將此考古遺址命名為「十三行遺址」。至於頂罟村別名的由來則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因為清朝時,這裡曾為重要商港,有多達十三行郊(商家)在此經商,所以將此處稱為「十三行」。可是,也有學者認為「十三行」可能來自原住民語言的音譯,為原住民稱呼該地之名稱。
重點:在文化上屬於台灣史前時期的鐵器時代,是目前台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台灣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並在遺址旁設立十三行博物館,是台灣第一座縣立考古博物館。
年代: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生活方式:陶器(數量最龐大的一批標本)、鐵器(出土的鐵渣、礦石、煤等的研究,顯示該遺址主人已知煉鐵,發掘出煉鐵作坊)、農耕、畜養家畜、石器(石器減少,凹石、石槌等無刃器)、金飾、鎏金青銅碗、銀管飾物、銅刀柄、銅碗、銅鈴、銅幣等罕見遺物(或者來自台灣其他的族群、或者來自南洋、或者來自中國,因此可能是與外界貿易交換所得來的)、屈肢葬(埋葬方式,表示有宗教觀念)、無頭葬(出現可知聚落或族群間可能有戰爭或獵頭的行為)、漁獵(採取貝類、捕捉魚類、海中哺乳類)、狩獵。
居住方式:住在由木頭架高的屋子裡,藉以避免潮濕,並防止野獸的侵襲,學者稱此為「干欄屋」,而台灣原住民部落也都有類似建築。
分布地點:在西海岸地區由淡水河沿著海岸向南一直分佈到大安溪,向東則沿著北海岸、蘭陽平原一直分佈到奇萊平原北側的三棧溪。
發現時間和發現者:1955年秋天,中華民國空軍的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隨機飛越八里鄉觀音山 上空時,突然發現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是發現了鐵礦,所以才會影響到羅盤的運作。
發現地點: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特色:已知煉鐵
臺灣金屬器時代的各類型文化,有的與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金屬器文化有互動關係,有的與東南亞的金屬器文化有互動關係,因此其文化內容相當豐富。這一時代的陶器硬度高,器型、圖案、色彩多。就社會經濟生活來說,雖然有的還是以狩獵為主,但是大多數是過著種稻米等穀類作物為主、根莖作物為副的農耕生活。另外就埋葬万式的多樣來看,可知這個時代的臺灣人,在信仰上也是多樣的。
自史前時代起,在本島即有近二十種的先住民族」。
4.台灣的原住民
台灣的原住民族呈現多元而複雜情況,大致分成平埔族和高山族(日治時代稱為高砂族)。 高山族分成十二族:泰雅族、賽夏族、卑南族、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達悟族、邵族、太魯閣族(由泰雅族分出)、撒奇萊雅族(96年1月宣佈,由阿美族分出),多居住在山地與東海岸縱谷,其體質和文化特色至今大抵尚清晰可辨。平埔族亦大致上可以分成十族:凱達格蘭族、馬賽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貓霧捒族、洪雅族、西拉雅族、以及猴猴族(Qauqaut),在荷西時期前曾經出現過類似國家組織的部落共主大肚番王(大肚王國),於清雍正時期滅亡。經過三個世紀漢人移入者的侵擾、威脅、同化,以及生存的需要,平埔族的文化特色逐漸消失,與漢人難以區分。台灣很多地名、姓氏、風俗、信仰、歌謠等,則保留了平埔族歷史文化的遺緒。
6.參考網站
http://zh.wikipedia.org/wiki/長濱文化 長濱文化 –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7%E5%9D%8C%E5%9D%91%E6%96%87%E5%8C%96&variant=zh-tw 大坌坑遺址 –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C%93%E5%B1%B1%E6%96%87%E5%8C%96&variant=zh-tw 圓山遺址 –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91%E5%8D%97%E9%81%BA%E5%9D%80&variant=zh-tw 卑南遺址 –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81%E4%B8%89%E8%A1%8C%E6%96%87%E5%8C%96&variant=zh-tw 十三行遺址 – 維基百科
http://www.sshm.tpc.gov.tw/_file/2163/SG/23139/D.html 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 研究與典藏
http://www.sinica.edu.tw/~tibe/1-culture/pre/site_7.html 八仙洞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7%E5%9D%8C%E5%9D%91%E6%96%87%E5%8C%96&variant=zh-tw 大坌坑遺址 –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C%93%E5%B1%B1%E6%96%87%E5%8C%96&variant=zh-tw 圓山遺址 –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91%E5%8D%97%E9%81%BA%E5%9D%80&variant=zh-tw 卑南遺址 –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81%E4%B8%89%E8%A1%8C%E6%96%87%E5%8C%96&variant=zh-tw 十三行遺址 – 維基百科
http://www.sshm.tpc.gov.tw/_file/2163/SG/23139/D.html 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 研究與典藏
http://www.sinica.edu.tw/~tibe/1-culture/pre/site_7.html 八仙洞
7.心得分享
二號利晏瑋:
這一次的歷史報告作業,自己做起來真的有很多資料要用,如果沒有組員一起分工合作的話,我覺得一個人是無法弄得非常精細,也無法做的完整,所以就要靠組員一起合作。這一次做這個報告,讓我知道要如何擷取資料,要如何尋找資料,更知道要分項列點,整體才能看起來整齊,不會凌亂無章節,連自己都不知道要從何看起,這一次交作業,就讓我得到許多啟示,以後上大學也會有交報告的時候,現在我就有經驗,以後我想應該就有基礎了。平常我不喜歡讀硬生生的課本文字,藉由這一次不但讓我學到許多課本上有的,更能加深加廣的了解這些史前文化,若沒有這一次作業,我不會懂那麼多,也不會知道為何這些文化是怎麼被發現,如何探討他是存在於哪個時期的遺址,這些都是歷史的考據,如果沒有這些考據,就無法得知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在那麼科技落後的時候,以怎樣的方式生存。
六號周信宏(組長):
做這個歷史報告作業,是個全新的體驗。過去來說,我們學生使用電腦,不是打電動玩pcgame,就是上網聊天。而這次這個歷史報告讓我了解到電腦真正的功用,以及它方便的地方。做這個歷史報告作業,也讓我體會到,如果要把它做好,覺得是需要全體組員的同心協力。從創部落格到第一篇文章,其實就已經耗了大部分的時間,而真正要開始做的時候,多半都發現已經心力疲倦了。但還好老師給的時間還算充裕,幾個禮拜的努力下來,總算是有看到一絲的成果。第一次做報告,就給了我一個震撼教育,要想把報告做好,首先一定要有有系統的規劃,再來就是分工的問題,以及組員的配合度等等......在接下來的條件就還有資料的充裕度、詳細度、圖片的解析度、來源等等的條件。現在的社會科技日新月異,人們使用的器物也更加進步,從當時的時期時代到現在的科技時代,電腦也一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腳色,而我們是不是真的可以將他的長處徹底發揮出來?做這個報告時讓我發現,其實,並不全然,我們還能使用電腦來做更多的事情,只是現階段的我們還未發覺霸了,這次的作業,是一個開始,一個初體驗,未來的路,還有許多地方直得我去探索
。
4號李宇軒:
這次藉由這份歷史作業,我學到很多東西,有如何藉由網路以及文書處理來學習歷史這們深奧的學科,也有讓我學習到作業不是一定要藉由紙張、書本來呈現,自己尋找、整理各類資料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藉由這次的主題臺灣的史前時代-人物、事件,我學到了化石判斷年代能藉由氟和錳的計量來測定化石的年代,以及新石器革命的意義,對人類的影響,那時的人類竟然能創造出那些東西,在歷史這門學科我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希望我能在以後的日子學習到更多更有趣的歷史。
二十八號楊職銓:
在這次的歷史報告的製作過程中,體驗了不少團體間合作討論的樂趣,也學到許多蒐集資料的途徑及方法,更享受到完報告的喜悅。報告的製作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覺得製作告成中,最困難的任務莫過於分發工作一環,畢竟要將每一項任務分配給最適合的人是十分不容易的。而當工作分配妥當後,一切就簡單多了。我很高興能夠和組員們一起做完這份報告,就算不能得高分,至少我們曾一起努力的痕跡永遠無法被抹滅。
十八號陳奕宏:
對於這次歷史報告,也就是對史前時代的探討,因為老師是開學的時候說的,我那時認為還很久,所以並沒有去很在意,而且老師發的那張單子老早就不見了,所以直到交作業前的一個禮拜,我才知道我的組員夥伴有誰,對於這次的報告,我是不知道其他組員在之後有沒有討論,但是因為我不常跟班上的同學說話,所以實際上我參與的討論只有老師剛公佈要做啥作業時也就是開學的第一個禮拜時,那時我們組員有討論過一次,之後我就幾乎忘了要做歷史作業這回事,所以呢老師說要做討論的心得,因為我本身的不負責任,所以也不知道要寫甚麼討論的心得,所以我只能發表我對史前時代的看法。
根據我從小學到國中對史前時代的認識,我小學時只對史前時代的人保持一種看法,就是”真是一群科技落後的愚蠢人類”直到上了國中,學到更多對於史前時代的人的認識其實,突然有一種感慨,在變成聰明前,一定會有一段超級笨的時段,聰明呢...就是現代,超級笨呢...就是史前時代,或許對現代的我們,製造火焰是很簡單的事,但是對史前時代的人來說,卻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現代科學,可是許許多多史前時代時的”驚訝”累積而成的。史前時代雖然沒有很多文字的記載,但是,現代許多科學的基本,可都是史前時代古老前輩們智慧結晶的傳承。